全永燊:城市交通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辨识

展会快报 2017/06/12

 

全永燊:城市交通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辨识

 

  交通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包括城市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科技发展模式的革新,传统的交通发展模式以及交通规划理论方法体系必然受到挑战,变革势在必行。

  如何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新规划模式?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城市交通规划面对的是诸多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性既有规划客体(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配置、土地利用、社会人文与经济等)的不确定性,也有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意志博弈的不确定性。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新规划模式,需要我们以“持续规划”和“动态调整”的新理念,取代“一张终极蓝图定乾坤”的传统旧观念;同时,有针对性地合理扬弃传统“调查-分析-预测-规划”的方法和工作模式。

  交通系统状态与各类因素的关系,既不是固定不变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更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而是更为复杂的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交通规划师需要发挥洞察力和协调能力,寻求建立各种不确定性环境下相应的不确定规划模型,例如“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模式、“d-s证据理论”规划模式等。另外,规划实施演变进程要远比最终的结局更为复杂。需要特别关注,规划期中所采取的战略举措可能有别于终期规划战略,二者的分寸兼顾与时机把握需慎之又慎。

  交通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交通供给侧改革需要重新界定交通服务属性,变革供给模式。供给模式应以城市交通服务品的社会经济属性的界定为依据。其一,公共品具有效用非分割性、消费非竞争性、受益非排他性;其二,公共品的提供和公共品的生产是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其三,公共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并非一成不变;其四,“公平”与“效率”是公共品供给机制(模式)选择务必坚持的两大标准;其五,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安排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制度,使各种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平衡,公决效率最优。

  来源:智慧交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