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系统集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当今众多的高新技术为一体的交通系统,是一个多服务面、高智能化、功能复杂的大型信息系统。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带动下,智能公交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断深入,智能公交行业正向着信息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公交系统国内现状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事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方面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公交车在城市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没有被政府给予充分的重视。截止到1990年,我国公交车的保有量仅仅为13万辆,到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公交车保有量为23万两,公交车的平均拥有量仅为0.7/千人,而在发达国家公交车的人均保有量已经达到1.25辆/千人。在车辆保有量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国存在的严重不足;另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管理水平上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随着近几年城市交通问题的逐渐恶化,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的持续增加,政府加大了对公交运营方面的投入力度,在许多城市,对公交车辆进行了更新,增加了公交企业的补贴,鼓励公交的发展。
智能公交系统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公交的逐渐普及,它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日益凸现出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智能公交系统具有公交车辆的定位跟踪、辅助导航、车辆调度指挥、动态发布公交信息以及出行者最佳路径查询等功能。它的建立将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路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公交服务质量,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对智能公交行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建设和基础投资的升温,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各地建设的智能交通项目数量也逐年增加,智能交通信息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等新兴市场也不断涌现,智能交通行业已经形成了产业化、规范化的布局。专家表示,随着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出台,我国城市智能交通行业投资额预计将继续快速增长。
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国际高新技术发展趋势,智能交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人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多个地方在城市内部高速公路交通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