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平:正确理解行人过街绿灯信号

展会快报 2017/07/13

 

  李克平教授: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过街的问题多多。仅就我对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观察和分析,提出几个方面的问题:

  A、行人过街信号的绿、绿闪、红都存在重大问题:

  1)绝大部分的信号设计人员,甚至学者并没有正确理解行人过街绿灯信号的作用。前天在同济举办的第17届COTA 大会中的信号控制专场中同济马万经教授专门做了一个关于行人控制问题报告,其中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不过稍微有点偏激:“绿灯并非用于行人过街,清空才是!”相信大部分听众并未理解,其实是正确的。绿灯的作用仅仅是要保证红灯期间聚集的行人走上人行横道而已,基本上10秒左右足以。经常提到说行人过街绿灯不够,其实是个误解;

  2)绿闪的问题最大!首先没有任何现行法规给予如此重要的信号给予法定解释!其次,因此大部分信号设计人员都并不知道这应该是一个清空信号,很多城市简单统一的3秒、5秒或10秒左右的设置可见如此。其次,90%以上的行人在绿闪期间的行为是加速进入并且通过人行横道,根本没有起到清空的作用。所以这个等色是不恰当的。我们在给安徽省的信号控制规范中提出清空应该采用红闪的规定。澳洲、美国的一些州、中国的银川市已经都是采用红闪清空的,我们法规应该明确定义,大力推广。即使如此,行人安全清空在中国大城市的大型交叉口是无法做到的,因为行人安全清空时间跟人行横道一次过街距离成正比,面对五六十米、甚至七八十米的过街距离,需要50-80秒的清空时间!这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留下的病根。我们在《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提出人行横道超过16米须布设行人过街安全岛的要求,但是各地甚至在新建道路时都并未严格执行,导致的结果是在交叉口运行中无法保证行人安全清空!

  3)现在大城市的信号普遍采用长周期,导致行人过街红灯信号过长,诱发行人违章。我们的信号设计并不对最大红灯信号进行限制,这个局面应该改变。

  B、很少见到行人绿灯相位是无冲突的!因为右转、左转车辆还会跟行人冲突。

  综上,所以大部分交叉口的行人过街信号是不安全的,难怪部分行人不遵守信号。

  @南京洛普_杨斐:同意,行人过街问题是目前路口信控问题的突出点,不能一味责怪行人不遵守交规,从业者应从自身寻找问题。

  张福生:“绿灯并非用于行人过街,清空才是!”,这句话是本次cota收获的最重要的几句话之一。

  徐舒林:美国信号机行人绿灯默认设置是7秒,然后就是红闪时间。我们一直在对用我们美国系统的各个支队讲解这个功能,但只有银川支队接受了。

  杨斐:行人绿不是必须的,甚至一秒即可,清空才是必须的。

  徐舒林:一秒不可以,红闪开始后,没有下道的行人就不能再下道了,按法规是这样规定的。

  李鹏飞 ASU USA:美国这边规定是walk最少5秒之后才能开始清空。但实际上1秒可行。。。

  杨斐:到了中国什么都可以变通。

  李鹏飞 ASU USA:一定程度上的无序确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能力提高。当然,无序程度过大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美国因为有强制性规范所以没有什么可以尝试的,但国内似乎可以在不停的尝试,损失一点点安全,看看能力提高都少?或者来个花式交叉口设计,看看能力有无无变化,一点一点的往前push the ceiling。

  张福生:@徐舒林 银川的我在现场看过,问题在于一个城市多个标准,银川既有红闪也有绿闪。

  李克平教授:1秒理论上可行,但是不厚道。美国标准5-7秒是合理的,德国标准说绿灯时间须让行人走完一半的人行横道,更加人性化,考虑跟全面一点。我们在安徽省地标中提出行人绿灯最小5秒,视行人达到量,可以适当增加几秒,即满足行人需求,又不至于成为交叉口整个信号设计的制约因素。

  曾晓强-杰瑞:@李克平_同济大学 李老师,请教个问题,在感应控制时行人灯的绿灯时间和清空时间应该怎么放呢?是绿灯时间可变还是清空时间可变?

  李克平:@曾晓强-杰瑞:都不可变,这是约束条件。但是可以没有,如果没有行人,这个需要检测系统的支持。

  彭飞:感应时的最小绿灯时间必须保证行人安全过街吧?

  曾晓强-杰瑞:感应控制时一般是控制最后几秒,此时行人灯有可能已经进入清空时间了,但感应到有车时会绿灯延长,而此时也有可能是足够行人进入行人道通过路口的。

  李克平教授:@李鹏飞 MS State U:对半有序的交叉口可以尝试各种花样,这个需要跟高超的艺术和技术,相当于走钢丝,游离于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一厘米的距离

  李鹏飞 ASU USA:@李克平_同济大学 赞同,这种情况下的信号配时的确是艺术了,因为得靠直觉,有时候靠的是神来之笔,灵机一动。

  李克平教授:@曾晓强-杰瑞:纠正和补充一下刚才的说法:感应控制时,一般就只给最小绿灯,为了给予感应调整信号最大的空间,所以也不可变。在定时信号配时中是可以变的。

  徐舒林:银川还有别的信号机,这就是管理上的问题了,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了。

  李克平教授:@李鹏飞 MS State U:做的好、做的妙需要深厚的功力,大繁若简。银川交警敢于创新,值得点赞。

  紫峰:“绿灯并非用于行人过街,清空才是!”。这句话尝试改一下“绿灯用于行人过街,清空使行人安全过街”。

  赵天昊:宣传与市民的接受。都很重要。现在行人过街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动车的“礼让”,最后几个行人在机动车灯已经绿灯了还在斑马线上。

  戴大为:这个概念与人行早断有什么区别?

  紫峰:最小绿灯5-7秒,在低流量下,相当于增加了过街安全。这个数值一般低于德国绿灯设置走过一半人行道的时间。德国的做法更安全。行人最小绿灯应兼有能力和安全考量。因为现实存在“没清空”的情况,加点绿灯予以补偿。

  李克平教授:越补偿越不安全!“绿灯用于行人开始过街,清空使行人安全走过人行横道”。我觉得这样说比较中肯和科学。更好方说法是:“绿灯用于行人开始过街,红闪清空使行人安全走过人行横道”。

  王小刚:@李克平_同济大学 套用机动车的说法:绿灯是启动时间,红闪是通过时间 ,1秒小于启动延误,不妥。

  李克平教授:@王小刚--路通信联 有道理。

  来源:智慧交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