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交通信号灯可以使各个方向的车流及行人在道路交叉口上都能获得通行权,那针对交通延误如此有效的“互联网+信号灯”到底是什么呢?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互联网+信号灯”可以通过分析数据,针对实时路况,精确计算与评估区域内的车流量,优化红绿灯的合理使用,在饱和状态下优化区域内最大通行量,实现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改善交通环境。
一辆小轿车沿着马路飞速行驶,在距离前方路口300米的地方,车上的广播被切换成路况提醒“前方有行人通过,请注意让行”。与此同时,路口不远处的电子显示屏、LED警示牌显示警示字样,甚至连斑马线都自动“发光”,亮起黄白相间的警示灯,提醒驾驶员避让行人。这样神奇的一幕,不是拍摄电影、电视剧,更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出现在济宁高新区北外环东延道路上的真实一幕。该套名为行人过街自动警示系统及会车提前预警系统的高科技“交管神器”,在全省范围内尚属首例,在全国范围内也最为完善。
15个事故高发路口实现智能系统全覆盖
7月10日,跟随济宁市交警支队高新区勤务大队民警来到北外环东延道路。大队长李云刚告诉,作为高新区政府的重要民心工程,该道路连接东外环与省道104,全长11公里,既完善了路网,又方便了居民出行,广受好评。不过,不容忽视的是,该道路两旁村庄较多,树木茂密,各种复杂、视线不良的平交路口多达20余个。同时,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普遍较差,逆行、横穿马路、不注意观察路况等交通违法行为频发,是一条事故多发的路段。
根据初步统计,从今年元旦至5月底,该路段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42起,平均每月有8起以上交通事故发生,造成17人受伤,69辆机动车、非机动车受损,事故发生率一直处于高位。“为了及时遏制这种情况的延续,我们多次走访调研,分析该道路的实际现状和隐患解决办法。”李云刚表示,经过分析发现,该路段的交通事故多发生在路口,主要原因就是交通参与者在进入路口前未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判。
大队迅速对排查出的15处事故高发路口重新进行梳理,增设提醒标志、施划标线。同时,考虑到该道路的多数路口较为狭窄,不适宜安装信号灯等设施。大队又创新思维,寻求治本之策,并通过多方考察,决定在全省率先建设智能化的行人过路(街)自动预警和会车提前预警系统。李云刚表示,大队迅速将整治方案向高新区管委会做了专题汇报,并获得8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该路段智能系统建设。经过紧张的施工,8套行人过路预警系统、7套会车提醒系统很快建设完成,覆盖了15个易发事故路口,并于6月份启用。
300米开外,机动车内广播自动语音提醒“注意让行”
新投入使用的行人过街自动预警系统利用车载收音机、路口喇叭、路口LED显示屏以及路口自动闪亮的警示地灯,以声、光、文字信息双向提醒的形式,有效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注意前方路口行人,同时也对正在过马路的行人进行提醒。
具体来说,行人途经安装有智能系统的斑马线时,300米开外的机动车车厢内正在播放的广播,便会被强制切换“注意让行”的语音提醒。与此同时,路口不远处的电子屏幕也会出现“避让行人”的字样,LED警示牌、装有地灯的斑马线也会同时发光,警示机动车避让行人。作为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提醒,在机动车行驶距离路口100米的位置时,斑马线附近的显示屏、语音警示系统,也会同步开启对行人进行提醒。此外,系统配套的监控系统也会进行录像,已备交通事故发生后保留现场资料。
与之类似,智能会车提前预警系统是对在视线不好的交叉路口或路段发生会车车辆进行双向提醒。比如交叉的两条道路上同时有机动车行驶,当支路上的车辆距离路口8至20米时,主路上行驶的机动车便会在300米开外收到警示。同样,主路上的机动车行驶距离交叉口100米的时候,支路上机动车也会收到警示牌的文字、语音提醒。
该系统研发公司负责人赵玉玺表示,根据全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无控制交通方式的路口交通事故占全年交通事故总数的三成多,平均每七分钟就会有一位行人被机动车撞伤、每两小时就会有一位行人被车祸夺走生命。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行人过街自动警示系统及会车预警系统提供的“3重警示、3重守护”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于夜间行车的驾驶员来说,广播、显示屏、发光斑马线实际应用意义巨大。“自6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该系统有效整治、清除了沿线地区道路安全隐患,该路段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受到了沿线居民的一致好评。”李云刚说。
来源:智慧交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