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第九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亮点纷呈

协会动态 2017/08/17

       大开眼界、行业标杆、影响继续......在刚刚过去的8月9日-11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暨公安交警警用装备展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

       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24000平方米,展位1132个,参展的国内外知名厂商230余家,是博览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虽然博览会已经结束,但关于博览会的话题仍在继续。接下来,让我们综合回顾一下本次博览会的亮点和特色。


行业唯一权威专业

       博览会是经公安部、商务部批准,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装备财务局、科技信息化局指导,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的。是交通安全行业唯一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交通管理部门支持,各地交通管理主管部门组织终端用户(交警支、大队)参观洽谈的博览会,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主办方在组织模式、展示内容、氛围营造等方面有所创新,紧扣“社会协同治理、科技引领未来”的主题,突出“组织专业化、技术领先化,服务标准化”特点,本着“展示先进技术产品、引领行业发展、服务公安实战、普及交通安全知识”的理念,切实为中外道路交通安全企业、用户和专家学者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合作、贸易的平台。

       自2004年创办以来,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九届。经过13年发展,现已成为集产品展示、商贸洽谈、技术交流、科技普及等活动于一体,充分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特点的高水平博览会,在引领行业发展,促进平安中国创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平安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智慧服务创新升级

       与往届展会相比,本届博览会在展示时间、覆盖面、便捷性、传播速度等方面有很大突破,对展前、展中、展后进行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打破空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满足全网专业观众深度了解国内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的需求。

 

       为提升产业结构中全年龄段人群用户参与度,本次官网升级包括中英文及手机网站,完美适应不同设备呈现形态,已达到最佳展示效果,优化观众信息化体验升级。

       为了将集中参观者进行有效分流,博览会增加优化线上预登记的方式,结合网站线上功能服务迭代更新后,线上已经完成预登记的观众,到达现场后只需出示确认函或注册码,经扫描后便可出证,极大提升观众有序入场和参观效率。

       此外,道路交通展将通过手机微网站实时更新发布展会信息和展商资料,增添与观众的互动性,提升了参展价值。该公众号已获得数万粉丝的关注,成为一个优质的品牌宣传平台。



高标定位引领发展

       本届博览会展出的产品达3000余种。其中,云存储、大数据、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警用通信、无人机、无尘无痕除线设备、北斗高精度智能驾校教练机器人等新产品几种亮相,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智能技术与我国道路交通现状和交通参与者出行行为特征相结合,为现代道路交通管理和交通出行提供优化解决方案。


 


       博览会期间举办的道路交通安全技术交流会和智能交通创新发展论坛。邀请到各地交通管理部门领导、交通安全领域专家和参展企业代表出席,介绍了行业发展政策及需求,探讨了交通安全科技发展前沿及未来趋势,特别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进行深入广泛地交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协同共治中的驱动作用。


 


       此外,本届博览会上颁发道路交通安全创新产品奖、智慧交通优秀企业、驾考驾培优秀企业、交通安全防护产品优秀企业、公安交警警用装备优秀供应商、优秀组织奖等6类奖项,激发了参展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培育了行业品牌标杆,引导企业更好地服务于交通管理工作,推动各地交通管理部门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科技强警一线实战

       本届博览会同期还举办了公安交警警用装备展和交通管理科技应用成果展,重点展出公安交警执勤执法与安全防护装备、警械、公安单警装备、特种警用车辆等,以及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近年来在挖潜科技系统效能、构建信息化应用体系、提升路面交通管理水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交警展区由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携全省13个支队集体参展,采取实物、视频、模型、海报、现场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江苏公安交警部门76个科技应用和管理创新项目。


 


       比如,海燕车辆二次分析系统在苏州交警支队展区亮相后,引起观众浓厚兴趣。该系统按照大数据理念,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通过自动分析比对机动车品牌车型、车身颜色、年检标志位置等车辆特征信息,实现了假套牌分析、车辆频次分析等功能,加强了车辆防控力度。

       再比如,南京交警支队展区的危险驾驶VR体验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交通事故发生的沉浸式现场。故事讲述了一场由醉酒驾驶引发的惨烈交通事故,让体验者沉浸式观看交通事故场景的同时伴有着身体的动感体验,真实感更强,仿佛亲身经历,警示驾驶人酒后不开车、开车要系好安全带、不闯红灯等。

 

特色展区视觉盛宴

       本届博览会新增设了交通安全设备、交通出行APP、互联网+驾考驾培、智慧护栏、物联网及车联网、智能停车管理及收费系统等展区。


 


       比如,“智能驾校教练机器人”成功地在实际道路行车中应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信息采集和分析。“互联网+驾驶人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手机APP学习的功能,方便驾驶人随时随地学习、解决驾驶人的工学矛盾、降低学习成本,也提高了驾驶人教育管理的效率。   

       此外,新开辟的试乘体验区和交通安全宣传展区,不仅将使本届博览会成为一场视觉盛宴,更能让观众获得参与互动的乐趣,提高观众对交通安全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的关注度,并在现场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而在室外专门设置的1500平米展示区,让参观者全方位地了解和感知交警指挥车、多功能道路救援车(清障车)、驾校训练车以及标线清除、电动教学模拟仪等。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交流会、智能交通创新发展论坛亮点

initpintu_副本.jpg

   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的2017道路交通安全技术交流会及智能交通创新发展论坛于8月9日—1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举办,有27家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发表演讲,来自全国各地公安交警系统、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道路交通产品生产企业近900人参加技术交流会及论坛。

   本次技术交流会及论坛内容涵盖交通大数据分析、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VR等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聚焦“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行业机遇,探讨、交流交通安全科技发展前沿及未来趋势,力求在科技强警、行业引领、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实效。

initpintu_副本.jpg

   北京精英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多年来在智能交通和驾驶人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自主研发了基于智能视频识别技术的路侧停车管理,实现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在交通管理和交通服务中的应用实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从顶层设计规划到将技术转化为实战能力将全程参与,包括:对原有系统的平滑升级、视频云在交警的应用、融合指挥系统支撑实战、大数据综合研判支撑实战。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构建视频智能分析引擎、交通时空分析引擎、情报分析建模引擎,建设智慧城市的交通大脑。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数据大脑的信号控制解决方案针对交通信号控制领域,结合海信多年信号控制的实践经验并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交通管理用户提供信号控制策略制订、具体控制方案生成、信号控制效果评价等有力支撑手段,实现闭环的信号控制,有效缓解城市拥堵。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交通大数据、交通人工智能应用、交通指挥调度三个方面作相关交流分享,其中海燕车辆二次分析系统不仅从整体技术架构、多级数据存储技术、GPU性能优化、深度学习应用方面进行交流,而且在基于语义查询、统计分析、车辆管理、缉查布控、技战法诸多实战应用领域进行分享。

   天津大海云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警交管可视分析决策大数据平台针对交通安全领域,利用可视分析的大数据技术,帮助交通管理决策者站在业务角度上,更加快速、全面的做出业务决策,完成交通管理大数据与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