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交通信号灯配时将进入智能时代

展会快报 2018/03/19

淮安交通信号灯配时将进入智能时代

  车多路堵,别的车道上、别的方向上,一个绿灯还没结束,车辆都已经放行完了,而自己的这边车道上,等了一两个绿灯,却依然还在排队等候。这种情况,开车的市民应该都会经常遇到。

  记者13日从淮安市交警支队获悉,今年淮安市交警部门启动了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专项提升行动,年内一批高科技智能系统将实现交通信号灯配时,从人工向智能化,从单一路口到整个区域多路口协调优化的转变。届时,可实现哪个方向车多,绿灯时间就长。

  此次优化提升行动在年初已经开展,经过前期的调研、讨论,目前优化方案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市交警支队科技大队,正巧碰到了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和民警们对方案进行后期的商讨。

  “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或微波、雷达实时测算车流量和路口排队的长度。”技术人员介绍说,“同时设置了两个数值,30米、60米。当监测数据显示的排队车辆达到设置标准时,电脑程序自动在下一个红绿灯周期中,将机动车排队相对较长的方向绿灯通行时间加长。”这样在有微波、雷达设备的路口,只要微波、雷达测算出排队长度达到设定数值,电脑将自动调整各方向的通行时长。在对排队过长的路口延长绿灯时间的同时,与此对应的次要路口或车辆排队较少的路口,绿灯时间相应缩短。

  “这个延长也不能无限制的延长,根据行人、车辆等候的极限而言,一个信号的周期时长不能超过180秒。同时,还要给行人过马路留足时间。”民警们对方案进一步提出要求。据介绍,一个信号灯周期指的是,一个路口所有方向依次出现一遍红绿灯的时长。目前市区路口的信号灯周期一般为90秒至120秒,留给行人过马路的时间不能低于16秒。因此,民警希望在配时优化中,能尽量将信号灯周期控制在120秒左右。

  在一个上午的讨论基础上,技术人员和交警部门决定,在近期首先选定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路口进行试点,通过实践进一步优化方案。

  “先从单一路口试点,再周边多个路口联网调试。”市交警支队科技大队负责人许健告诉记者,今年布局的交通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将实现干线协调控制和区域协调控制,逐步减少目前人工干预信号灯控制的模式,通过智能化实现根据路口车流量实时调控信号灯时长。

  据介绍,在高峰期,目前市区在拥堵路段,主要依靠警力站在信号灯控制器前,实地观察,根据路口各个方向车辆的排队情况,进行人工配时。由于受到警力的影响,不可能每个拥堵路口都安排到民警人工控制。同时,受到视线、经验等方面的制约,难以做到路口各个方向协调放行。

  来源:智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