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门禁、感应垃圾桶、智慧交通、24小时便民服务终端、扬尘和水质实时监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这些“高大上”的设备早已融入市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银川市是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4年,银川市与中兴通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智慧城市。“2014年做顶层设计,经过两年建设,智慧银川建设持续深入。”银川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更加智慧化,惠民、利民、便民效果明显。
据了解,在智慧城市建设上,银川市首次采用PPP商业创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既解决了建设期间资金链条的断接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间政府在升级还贷上难以跟进的问题。
在2017全球(银川)TMF智慧城市峰会上,智慧城市“银川模式”从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架构创新、专业监管创新、立法保障创新、改革创新等六个方面的创新,引得与会人员点赞不断。
其中,在技术构架创新方面,银川市搭建“一图一网一云”技术架构独居特色:一图,即利用真三维地图,对城市各要素进行空间节点定位;一网,即建设骨干容量8000G的光纤有线专用网络将城市空间各节点进行网络连接;一云,将各节点要素产生的数据通过一网传到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挖掘、分析应用。
以环保为例,通过51个监测点、37个数据传输装置,银川市内重点企业、社区、水域的监测数据会实时传送到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平台。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员工姜楠说:“如果电脑上显示有‘站点不在线’的话,就说明监测点所在企业认为关停环保设备,平台会自动显示报警状态。环保部门也会在他们的终端看到这一信息,进而采取行动。”
图为银川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内大屏幕显示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
“智慧城市的智慧来自哪里?就来自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采集城市中政府、企业、个人数据,形成城市大数据,通过深度分析,输出指向性结果,反馈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员工徐亚楠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城市管理中的各项数据资源均统一集中在云端,依托数据视频存储置于云基地,通过高速宽带网络传送接受,实现“地面”和“云端”的对话。
如今,在银川网上市民大厅,车用气瓶加气证、锅炉使用证、压力容器使用证、电梯使用登记表等都可以网上办理审批业务。“不见面,马上办”,这是智慧银川建设在“互联网+政务”方面的突出特点和生动实践。
图为银川市24小时便民服务终端。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银川12345市长热线逐步完成升级,在替110分担非警务报警的同时,持续运行的12345一号通民生公共服务平台有力促进社会治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让社会治理“智慧”起来。
“我们要求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银川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诉求办理科的徐东佳说,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市民投诉情况分析投诉集中的事项和区域,进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督查、精细化服务。
凭借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创新,智慧银川与贵阳大数据、乌镇互联网成为国内信息领域产政结合的三大热点。“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如今,智慧城市已成为银川又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智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