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扫除障碍让ETC真正体现技术进步

展会快报 2018/10/12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车道


  我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车道对于节能减排,减少收费站拥堵效果明显。但数据显示,当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ETC使用率难过半,有的省份不足三成。记者调查发现,办理程序繁琐,可使用场景偏少,车主办理ETC业务动力不足,导致ETC覆盖率偏低。专家建议,通过丰富使用场景,提升便利性等方式,提高ETC使用率。

  ETC的使用节约了燃油消耗,降低了排放。2017年节约车辆燃油约11.19万吨,能源节约效益约9.52亿元,减少污染排放3.44万吨。但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ETC车道通行量占高速公路总通行量的比例不足40%。这背后原因何在?

  原来,对于一些车主来说,使用次数少,而设备收费比过路费还贵,如办理ETC的费用在200元到350元之间,这让一些车主办理积极性不高。另外,办理ETC的程序繁琐,如要到银行办理,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外,还要携带本年度的车辆保险单等等,这让一些车主望而生畏,选择不去办理。而ETC的使用范围少,目前一般只能在高速收费站通行,这让不少车主失去了办理的动力。

  ETC的推出,无疑是技术的进步,能够大大节省成本,便利广大车主,也有利于公共利益、公共安全。但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让ETC能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要让ETC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应有作用,让这一技术进步由“半步”迈向“一大步”,或说真正体现出技术进步,就需要逐一解决ETC车道使用率偏低、车主办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ETC车道本是 “无障碍通行车道”,要让ETC车道真正畅行无阻,还需要清除其面临的重重障碍。这些障碍有技术障碍,也有“人为设障”,需要加大技术推广,破解技术障碍,也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真正以广大车主利益为重,以公共利益为重,扫除拦在ETC面前的“障碍”,让其能够名副其实,从而真正变得“顺畅”起来。

  来源:智能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