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仿真系统是同济大学孙剑教授于2006年主持开发的第一代道路交通仿真系统。自此之后,历经十年,孙剑教授课题组针对中国混合交通流运行特征开展了100多项模型创新和仿真系统应用实践。2015年,由孙剑教授主持、胡立新工程师及刘启远博士核心参与,对TESS系统进行了全新研发,包括软件架构、高精度路网交互、计算平台、模型体系等,TESS NG™(TESS Next Generation)微观交通仿真系统应运而生 。
参数名称 | 参数 | 备注 |
---|---|---|
同时运行车辆数 | 大于9000辆 | |
单次仿真时长 | 大于90天 | |
仿真路网面积 | 无限制 |
软件界面从上而下分别为菜单栏、工具栏、操作界面、状态栏。用户可在操作界面中建模及进行二维仿真展示。
用户可通关软件内置的信号灯组管理功能设置信号配时方案。
用户可通过软件的评价功能快速输出仿真结果及进行可视化展示。
该系统可仿真路网在公交系统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的运行状态,通过仿真快速推演分析事故对交通流造成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下发效果。同时也可仿真干道交通的运行状态。
枢纽仿真,可仿真交通枢纽场站的路网运行状况,以及其停车场内部的运行状况仿真,能够细致的展示车辆从外部路网驶入停车场后并进行加减速倒车一系列操作最终停入车位。
TESS NG建立了后端的车路协同仿真环境,包括网联车队等。仿真系统可以实时向前端UE界面中输出与高精度地图匹配的车辆坐标信息以及车头航向角信息,通过Web Socket传输至前端,即可实时动态展示。